据说,三月三,地菜子煮鸡蛋的风俗起源于湖南。
传说在三国时期,由于连年的战乱纷争,百姓过的是民不聊生,生病也就成为常态。有一天华佗路过一个村庄,这个村庄由于连年战火,百姓都莫名其妙地生了一种头疼病,无论吃什么药也不见效。华佗见状安排大家在地里采集了一种野菜,将其和鸡蛋煮熟了一起吃,说来也怪,吃了这种野菜煮鸡蛋之后,村民的头疼病居然都好了。这种野菜就是荠菜(地菜子),而且华佗来的这一天恰好是农历的三月初三,所以三月三吃地菜子煮鸡蛋的习俗就保留到了今天。
地菜子煮鸡蛋
地菜子煮鸡蛋的做法:
1、将新鲜的鸡蛋洗净放入锅中煮半熟,半熟的鸡蛋用冷水淋一下,把鸡蛋敲出裂纹;
2、在锅的底部放上一层地菜子,把地菜子弯成鸟窝的形状,然后在上面放上敲出裂纹的鸡蛋,上面再铺一层地菜子;
3、放入水,开火煮熟后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