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好一幅清秀优美的画面!四句,四个场景,思之微妙,浑然天成。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却写出了美景,抒发了情怀,知恩感恩,借物言志,期间种种岂能是简简单单的译文所能表达?杜甫,不愧是一代大家,字字珠玑,句句精湛,景秀情浓,物清志明!一首绝句,让人遐想万千,仿佛回到当年,回到杜甫所在的窗前。
1.两个黄鹂鸣翠柳
两个黄鹂在翠柳上鸣叫。黄鹂、翠柳、鸣叫——多么生动的画面感!
两个为一对,黄鹂成双,在翠柳枝头鸣叫嬉戏,一个喜庆的开场,既写了充满生机的自然美景,又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给人一种喜上上心头之感,与诗人的心境应该是一体的吧!
翠柳,还同时介绍了当时的时间,柳色为翠,正值春末夏初之时。细心地观察,我们就会发现,柳树的叶子在不同时间颜色是不同的。初春刚发芽是嫩黄色的;之后是嫩绿色的;随后颜色逐渐加深,到春末之时才开始变翠;夏天的柳叶是翠绿的。
而黄鹂在中国素有“夏候鸟” 之称,成双成对的黄鹂一般出现在春末夏初时节,再加上翠柳,基本可以确定是在春夏交替之际。
2.一行白鹭上青天
白鹭本是一种普普通通的水鸟,然,因白鹭雪白的毛,有纯洁的象征;因修长的脖子和脚,不屈的精神,有高贵的象征;白鹭飞翔时成群而有序,却被誉为是自由的。在古代,白鹭象征着自由、高贵和纯洁。
一行白鹭,自然的切合了白鹭的特性,受惊群起排成一行,自由自在的直上青天,又是一幅自然美景。而“鹭”与“路”是谐音,在这里,既有白鹭直上青天的自然现象,又有作者自己一路青云的远大抱负。与李白的名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3.窗含西岭千秋雪
坐在窗前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又是一幅自然景象,粗看好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细细推敲,“千秋”是一个多么漫长的过程,是多么的不易。再看“窗含”,在窗边,西岭之雪尽在眼底。而见“西岭”则说明窗户是面向西边的。古人很注重风水,窗多朝西面,窗朝东易出事。“东窗”宜密谋造反,滋生恶念;“西窗”宜挑灯夜读,剪烛谈情。李商隐就有“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名句。而杜甫这里指的当然不是剪烛谈情,而是寒窗苦读。
4.门泊东吴万里船
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还是一幅画面,门前停着船只,是万里之外的东吴而来的。从字面上看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和诗人当时所处的背景联系起来就不一样了。
公元755年,爆发“安史之乱”,杜甫避往梓州。第二年,叛乱得以平定,杜甫因严武举荐,与其共事。停在门前的船就是来接杜甫的。杜甫寒窗苦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得以与高洁之人一起纵横天下。说到“东吴”,自然而然让人想到了三国。可是杜甫不是三国之人,又怎么会是东吴来的船接他呢?查阅三国历史可以知道,在三国时期东吴有个著名棋士也叫严武,在这里杜甫是借“棋圣”严武来指举荐自己的严武。说船从东吴而来,把举荐自己为官的严武与东吴“棋圣”连在一起,在杜甫心目中,对严武充满了崇敬之意,在官场中这盘棋局中,严武是“棋圣”,自己甘愿与严武同舟直上,已报严武的知遇之恩。
四句诗感觉就是一部史书。非常喜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明明是简简单单的自然现象,自然景物,却能自然而然的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诗中,融入景物,融入自然。自然而然,却有意味深长,这也许就是诗的独特魅力所在。
两句话,十四个字,细腻的心思,广阔的胸怀。仿佛让人看到了作者内心的喜悦,看到了即将出山为官的杜甫满心的期待,和一路之上的远大抱负。
而后两句,我看到了作者寒窗苦读的场景,抬头远望,千秋雪,可是杜甫没有放弃,修炼自我,提升自我,苦尽甘来,英雄终有用武之地。还看到了一个知情、知性、知恩、感恩的诗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