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常识 /

锦溪门票价格多少 :怎么也没想到,曾经以陈墓为名的锦溪,不像古镇,倒像一个大公园

日期:2024-12-15 09:15:01

小伙伴们要去锦溪,我不以为然,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江南古镇不外乎是一条河、两条街,大同小异的售卖特色商品的铺子和熙熙攘攘的游人,没什么好看的。

▲路口的锦溪标识

查了一下百度,发现锦溪早在55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时期,就有先民存在;吴越春秋时期成为集镇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镇上有许多名胜古迹、人文景观和具有明清特色的建筑,于是便抱着“到此一游”的心态,和小伙伴们一起去了。

▲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锦溪古镇

锦溪位于江苏昆山的西南,距离上海差不多有100公里。虽然有点远,但是交通还算方便,乘地铁17号线到东方绿舟站3号口出来,在交通集散枢纽转乘示范区6路;或者乘地铁11号线到花桥转乘136路都可以到达,只是示范区6路下车后走的路似乎要多一些。

▲古镇居民和渔民栖息泊船的菱荡湾

下车后边走边找古镇的入口,没想到走到入口时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这哪里是古镇啊,分明就是个大公园,而且是个不收门票的大公园。不信你看,迎面而见的有湖,有桥,有亭台楼阁,有绿地,就是不见古镇的踪影。

▲古镇的入口,巨石上没有字

看了导览图才知道,眼前的湖是锦溪的主要景点之一,称作“五保湖”。五保湖也叫“陈墓荡”,因旧时陈墓(锦溪)划归昆山第五保,故而得名五保湖。

▲五保湖占地2560亩

左手边的廊桥上挂有“文运昌盛”的牌匾,许多人在拍照。这座桥不仅仅是供游人游览的,而且是通往停车场和136路车站的通道。

▲左边的廊桥通往停车场和锦溪客运汽车站

沿着右边的小路向前走不远,就可以看到锦溪的标志性建筑——古莲桥。古莲桥坐落在五保湖中央,蜿蜒的长廊连接着湖的两岸,中央拱桥部分的桥廊飞檐翘角,像极了展翅欲飞的大鸟。

▲古莲桥中央拱桥的桥廊飞檐翘角

站在桥上举目四望,桥边的陈妃水冢文昌阁莲池禅院以及远处的莲池坝和民宅尽收眼底。

▲锦溪的标志性景点古莲桥

不过,登上古莲桥是要收费的,30元一张门票,可以游览4个景点,只有7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票。

▲古莲桥的入口不醒目

陈妃水冢也是锦溪的主要景观。传说南宋隆兴元年(1163年),金兵入侵,宋孝宗赵昚(shèn)携眷南迁临安。途经锦溪时,一位陈姓爱妃不幸病故。赵昚便令人在五保湖中修筑水冢,将陈妃埋葬其间。自此,水冢成为锦溪的历史标记,锦溪也因御旨而改名为陈墓,并且沿用了800多年,直到1993年才恢复原名锦溪。

▲陈妃水冢有800多年的历史

之前,陈妃水冢四周长满芦草,奇怪的是不管湖中水位有多高,陈妃水冢却总是露在湖面上,不会被淹没。

▲不论水位多高都不会被淹没的陈妃水冢

近年来,有关部门对陈妃墓进行了修缮,增加了牌坊和亭子,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不再允许游人登岛参观。

▲古莲桥堍是莲池禅院

莲池禅院也是宋孝宗下旨在五保湖畔建造的,目的是让僧人守护陈妃的水冢并诵经为陈妃超度。

▲远朓莲池禅院

禅院的规模不大,只有前后两个殿,香客也不多。后面的圆通宝殿前挂有“有求必应”的牌匾,猜想是供奉观世音菩萨的。

▲圆通宝殿前挂有“有求必应”的牌匾

禅院的后面有一座文昌阁,供奉的是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中国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掌管功名禄位之神,倡导向善尊儒。

▲供奉文昌帝君的文昌阁

过了禅院前的小桥,才是古镇的老街。

▲锦溪的老街不是很长

与其他老街相同的是锦溪老街也有一条河,也有沿河而建的长廊、民宅和鳞次栉比的小店;与其他老街不同的是这里没有过度地商业化。

▲小巷深处是民宿

虽然店铺不少,但老街、老屋基本上都保留了它们原来的样貌,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和此起彼伏的喧嚣,多了些江南水乡的古朴和静谧。

▲半边光影,映入水中,形成不一般的风景

有意思的是有些老屋不仅具有年代感,还添加了意想不到的现代元素。好比说,这幢中西合璧的小楼,既有白墙青瓦马头墙,又有西式的门窗和铁制的阳台栏杆;另一所老屋的大门上竟然安装了电子锁。

▲中西合璧的小楼

▲古老与现代同框

街口的老邮局保留了陈墓邮局的招牌。据说这个邮局成立于清朝末年,可惜我们去的那天没开放,只能在外面拍几张照片。

▲陈墓邮局旧址吸引了许多游客拍照

老街上售卖的商品各种各样,其中最多的是锦溪特产“袜底酥”。有店家自制的,也有批发来的,价格相差很大,而且店家大多不是锦溪当地人。尝了一口,是椒盐味儿的,许多人喜欢,但不是我的菜。

▲新出炉的袜底酥

锦溪的另一个特产是奥灶面。同样,经营面馆的也少有当地人。味道如何,没有尝试,不作评论。

▲每一间老屋都有自己的故事

老街上还有许多所谓的博物馆,而且全都要买票才能入内参观。一张联票65元(70岁以上免票),可以参观6个馆,不算便宜。

▲小街上随处可见的纪念馆

张省美术馆陈列的是画家张省的作品。张省是刘海粟的关门弟子,目前在广州大学任教。他主要从事油画创作,作品很多,据说有一幅还曾送给了英国前首相布莱尔。

▲张省美术馆的门面很大

▲张省的画作之一

壶文化馆里好像全都是现代的作品,不知道有没有名师的大作。

▲锦溪壶文化馆貌不惊人

▲东坡提梁壶是馆中最吸引眼球的藏品

马若特泥禅房的名称读起来有点拗口,里面的泥人倒是很有趣。

▲马若特泥禅坊

▲马若特的泥人造型独特

锦溪的制砖烧窑历史滥觞于春秋时期,鼎盛于明清时期,镇域内至今保存有多座古窑,是名副其实的砖瓦之乡。

▲锦溪砖瓦博物馆

锦溪砖瓦博物馆收藏有各类古砖瓦珍品千余件,集萃了良渚时期红烧土、秦代铅砖、晋代绳纹手迹砖、宋代凿榫井砖、明清时期的金砖与砖雕等珍贵展品。

▲宋明时期的庙宇、道观的建筑用砖上烧有“福禄寿”字样

锦溪共有大小湖泊16个,河道238条,素有“36座桥,72只窑”“咫尺往来,皆须舟楫”之美誉。因此在锦溪游览,最好是在河边的小街上走一走,充分领略原汁原味的江南风情,或者是乘着小船听着船娘的小曲在河中荡漾,放飞自己的心情。

▲悠悠的小船荡漾在碧绿的水波中

顺便说一下,锦溪现有的许多桥不是古桥而是后来重建的。这些重建的古桥都在桥名上加了“重建”二字。这是我在其他地方没有见到过的。

▲桥上明明白白地刻有“重建普庆桥”字样

度娘说,锦溪的名字源自“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

▲诗句很美,实景更美

诗句很美,实景更美。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如诗如画的美景,有机会还要再去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