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期统治时间最短的陈国,历来被认为是陈后主的昏庸愚笨,穷奢极欲以及荒淫无道导致了它的覆灭。
而等杨坚灭掉了陈朝之后,陈后主更是大言不惭:大小给我个官儿!杨坚摇摇头,送给他四个字。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杨坚出生于关中高门弘农杨氏,是当时的名门望族,其父亲杨忠死后 ,杨坚袭爵隋国公,进位大将军。
为了笼络杨坚,北周武帝聘杨坚的大女儿杨丽华为皇太子妃,这时的杨坚作为皇亲国戚,势力再次加强。
周宣帝在继位后不问朝政,终日沉溺于酒色之中,满朝文武均是敢怒不敢言,朝堂之上“内外恐惧,人不自安”。
在不久后周宣帝便因病去世后,年幼的宇文阐继位,杨坚得以独掌大权 , 在众臣支持下迅速消除叛乱 , 平定了当时的局势。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周静帝宇文阐以杨坚众望有归为由下诏宣布禅让,随后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大赦天下。
隋文帝杨坚在位的二十多年间,国家繁荣昌盛,“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国家呈现盛世的局面,史称“开皇之治”。
由于在隋朝初期杨坚及时的调整战略,在国事上十分注重农业生产,改革内政,稳定民心,改进兵制,逐步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隋朝建立的初期,领土虽然相当辽阔,但北有突厥,南有陈朝,成为其统一的威胁和障碍,尤其是突厥更显现出咄咄逼人之势。
隋文帝杨坚决定采取南和北战,先败突厥,后灭陈朝的战略。
紧接着便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还击当时北方与西部游牧民族突厥与吐谷浑的进攻。
开皇四年(584年),隋朝对突厥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
隋文帝利用突厥的内部矛盾,通过政治外交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略击败了强大的突厥,平定北方,解决了后顾之忧。
北方边境的安宁为隋文帝大军南下灭陈提供了坚实的后方保障。
接下来,为了完成南北统一,隋文帝为了平陈做了充分的准备。
他采纳了宰相高颎的建议,派人渡江扰乱陈朝的生产,火烧陈朝的粮仓储积。
这不仅破坏了其军事储备,而且也扰乱了军心和人心。
随后又令大将杨素到长江上游永安造了大量战船,训练水军,以备水战之用。
面对如此险恶的态势,陈后主陈叔宝依然饮酒作乐,对于部将樊毅、任忠等人所提建议置之罔闻,自以为有长江天险,隋军不能飞渡。
面对隋军来犯,陈后主不以为意,甚至很得意的说到:“齐兵三来,周师再至,无不摧败而去,彼何为者耶?”
在当时,虽然南方的陈朝已是大厦将倾,但是,陈朝虽弱,其水师力量却大大超过隋朝,依恃长江天堑,陈朝仍可苟延残喘。
陈朝就曾利用长江这一绝佳的地理优势,多次击败来犯的侵略者,但这也恰好是说明,只有守住了长江,才能有反击的机会。
历史证明,仅仅靠长江这个地理优势,却不注意加强江防,是不会得到胜利的。
在对隋的防务上,陈后主陈叔宝企图凭借长江天堑阻止隋军南下,即使对京口、采石等战略要地也疏于防务。
鉴于隋水师力量薄弱的状况,隋朝有的放矢,举全国之力加紧增强水师的力量。
开皇五年(585年)10月,隋文帝任大臣杨素为信州总管,大张旗鼓地赶造战舰,以备灭陈渡江战役之用。
隋文帝采纳高颍和崔仲方的建议,严格部署。
隋军每次换防,都会在江边集结时故意虚张声势,营造即将攻打陈朝的假象,迫使陈国不得不调兵加以戒备,如此循环往复,致使陈军国力空虚,军队消极情绪严重。
开皇八年(588年)三月,隋文帝又下诏,列出陈后主罪行,又送玺书暴其罪恶二十条,并将诏书在江南散发三十万份,以争取人心。
十月,隋文帝杨坚见时机成熟,决定正式发动攻陈战争。
28日,隋军布置灭陈大军,任晋王杨广为伐陈大军的统帅,统帅大军50余万,指挥总管90人,在长江一线分8路攻陈。
隋军此次渡江战役,“东接沧海,西据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是历史上一次规模浩大的渡江作战。
开皇九年(589年)正月初一,隋军乘建康周围的陈军正在欢度新年之机,下游各军分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江。
隋军渡江之后,迅速占领京口,京口告急,但陈后主完全不理会,继续饮酒作乐,大将军萧摩诃请战,陈后主也不准许。
夜间,隋军横江夜渡,攻击采石,而此时的陈军因春节酒会,醉眼朦胧,东倒西歪,毫无战斗准备,隋军大将韩擒虎趁机率军轻而易举的占领了采石。
随着隋朝军队源源不断的渡江,战局对陈越来越不利。
1月20日,陈后主在“兵久不决,令人腹烦”的情况下,决定孤注一掷,变更原有部署,把全部军队收缩在都城内外。
但就是陈后主这愚蠢的决策,使得陈军毫无准备,各军行动互不协调,首尾进退,都无法及时相知。
第一猛将萧摩诃虽率精兵8000,但是就是在这陈朝的生死存亡之际,陈后主泯灭人性,与萧摩柯之妻私通,导致其无心作战,最后还是被隋将员明所俘。
当天,隋军便轻松攻占了建康城。
隋军进宫的消息传来后,陈后主慌乱逃窜,带着姬妾张丽华躲藏在一处枯井当中。
隋朝的士兵杀进陈国宫廷后,四处寻不见陈后主,直到来到这口井边,才发现下面有人,喊了几声后无人回答,便打算向井内投石。
听到这里的陈后主大惊失色,随即大叫出声,士兵们用绳子想把人拽上来发现绳子下重如磐石,拉上来后才发现绳子下的竟然有三个人。
就这样,当时风光无限的陈朝皇帝,以极其狼狈的样子被擒。
隋军一面扫荡残敌,令陈后主手书招降陈朝未降将帅,一面收图籍,封府库,又将贵妃张丽华及施文庆、沈客卿、等奸佞枭首于市。
至此,陈朝宣布灭亡。
这场战役,结束了古代中国自东晋十六国以来长达两百多年的分裂割据、战乱不止的局面,使中华大地重新统一于中央政权之下。
隋文帝统一四海,心中大悦,对陈后主极为优待,不仅饶以不死,并好吃好喝好宅子地养起来。
还常常邀请他参加宫里的宴会,因为怕他伤心,还不准在宴会上演奏江南音乐。
谁曾想,陈后主陈叔宝却从未把亡国之痛放在心上,依然每天吃喝玩乐,吟诗唱和,三天两头就喝得酩酊大醉。
负责监守陈叔宝的官员还曾经说过:陈叔宝经常喝醉,嫌少有清醒的时候。
杨坚听闻以后,就命令下人给陈叔宝送酒,还专门叮嘱说:“由着他的性子吧,如果不喝酒的话,他还能靠什么过日子?”
后来,杨坚再问监守官员陈叔宝喝酒大概多少的时候,官员耿直的回答:“与其子弟日饮一石。”
这位昏庸的亡国皇帝不仅活的毫无尊严,还能在敌国整日喝酒吃肉,看起来荒唐至极。
不仅如此,后来陈叔宝竟还对隋文帝要求:“我还没有一个称谓,每回朝集,无法与人交谈,愿得一官号。”
杨坚听后,大为震惊,叹道:“陈叔宝真是全无心肝。”意在说陈叔宝已经失去尊严,丝毫不觉得羞耻。
杨坚虽然震惊,但想了一下,还是给了陈叔宝一个三品官衔。
杨坚对陈叔宝评价到:“此败岂不由酒?将作诗功夫,何如思安时事?”意思是陈叔宝的失败与他饮酒作乐息息相关,如果能将作诗饮酒的功夫用在处理国家大事上,又岂能落到今天的下场。
虽然在后世有人说陈叔宝已经亡国,早无还手之力,还不如韬光养晦,以求能够平安活过晚年,毕竟,一个已经亡国的昏庸君主是不会令人忌惮的。
但是,陈叔宝昏庸无道,让国家处于危险境地并且亡国的这一事实在历史上不可抹灭的。
而陈朝之所以灭亡不仅是统一的大势所趋和门阀的溃裂,更多的还是陈后主陈叔宝的昏庸无度造成。
在与隋的战争中,陈叔宝在军事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昏庸一览无余,以致“施文庆、沈客卿之徒,专掌军国要务、奸黠左道、以裒刻为、功自取身荣、不存国计” 。
国君无能、奸臣当道,总要有人来支撑飘摇的局面,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陈叔宝深居高阁,整日里花天酒地,不闻外事 ,对于朝堂之事一窍不通,沿边州郡将隋兵入侵的消息飞报入朝,朝廷上下也不以为意,似乎看不到灭亡危机。
统治集团的没落腐朽,使得陈朝丧失抗御外敌进袭的能力,加之陈后主陈叔宝的昏庸愚笨,自然难逃灭顶之灾。
隋朝仁寿四年(604年),陈叔宝病逝于洛阳,终年五十二岁,追赠大将军,谥号为炀,安葬于洛阳邙山。
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陈后主无疑是幸运的,生于皇家王朝,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在亡国后还能继续位列三品,继续享受奢靡的生活。
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帝王,他在政治上只能留得一个臭名昭著的下场。
不仅“身死国灭,令天下人取笑”,还被自己的敌人隋文帝讥笑“全无心肝”,这样可恨又可悲的陈国后主,留下的只能是千古骂名。